问答详情
首页
>
儿内科
>
儿科综合
问
患者提问
宝宝三岁了, 经常呕吐。有时候吃完饭,咳嗽一下,就会把之前吃
宝宝三岁了, 经常呕吐。有时候吃完饭,咳嗽一下,就会把之前吃下去的全部吐出来。不能让他情绪太激动,一激动,大哭或者大笑 都会引发咳嗽,随后就会吐。曾经的
提问时间:2020-03-25 14:35
答
医生回答
董孟
主治医师
三甲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内科
你好,小儿呕吐通常与胃贲门功能发育还不是太完善有关的,这需要明确是否为生理性的呕吐,如果并没有伴有其他的症状如腹泻、发热、食欲不振、精神差等情况一般不需要处理的,注意进食后避免一些活动。
相关问答
热门
起水痘擦炉甘石洗剂多长时间才能洗掉?
你好,水痘是由于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它本来就会有一定的病程。指导意见这个药物只是起到局部的止痒收敛的一个作用的,期间可以洗澡,注意轻柔一些,只用清水。
速看
给四个月的宝宝做脑部磁共振,对宝宝脑袋有不好影响?
核磁共振没有辐射对脑部是没有影响的,可以更好地检查出宝宝脑部发育的情况。头颅ct是有辐射的,而脑部的核磁共振没有辐射。不要太过于担心。
速看
双顶径多少适合顺产?
您好,怀孕后进行检查,出现胎儿双顶径9.4cm,股骨长7.2cm的症状,应该考虑是符合怀孕37周左右的时间,能不能顺产,需要根据分娩时的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如分娩时的心情,骨盆大小子宫收缩力,阴道环境等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休息,注意观察,如果出现羊水破裂,阴道出血,子宫规律的收缩的症状,就应该及时就医进行待产,在医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娩。当测得胎儿双顶径>10cm,腹径/股骨长度>1.385时,80%~85%为巨大儿。您的身高只有158,而且偏瘦,胎儿的头部偏大,顺产的几率不是很大。建议:您的身高只有158,而且偏瘦,分娩过程中产力不够对胎儿是很不利的,您检查的胎儿头部偏大会影响胎儿头部下降,(也就是入盆),所以您顺产的几率不是很大。祝您母子平安!
速看
3岁小孩病毒感冒咽红支气管炎不发烧吃什么药好
你好,上呼吸道感染早期以病毒感染为主,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咳嗽等,疗程一般一周左右,大部分可以自愈而且预后良好。建议您给宝宝多饮水,加快排泄,口服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如果体温超过38.5℃以上口服美林退热对症处理,必要时去医院复诊。谢谢!
速看
一岁宝宝掉头发是怎么回事
1.胎儿在妈妈子宫内5~6个月时,全身就有了浓密的胎毛,其头部的胎毛在胎儿7~8个月时,会发生一次大的脱落。在宝宝即将出生时,又会陆续长出新发;而后方枕骨部的头发并不掉落,会在宝宝出生后才开始掉落。所以,宝宝出现少量的脱发现象是正常的。2.遗传,宝宝头发数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遗传因素,存在着个体差异。头发的遗传倾向比较明显,数量、色泽、曲直等均与遗传有一定关系。如果爸妈头发好,则宝宝的头发较好;爸妈头发差,宝宝的头发也会差。3.生长,宝宝头发的生长和身体长高一样,有早有迟,有快有慢。只要没什么疾病,大部分宝宝的头发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长发育,渐渐由稀到密,由黄到黑,与出生时头发多少无关 4.疾病,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宝宝头发稀少与疾病有关。如有些宝宝出生时头发很多,但几个月后,枕部头发逐渐磨掉、脱落,出现“枕秃,同时还伴有多汗、烦躁、易激惹、哭闹等症状,则很可能是体内维生素D缺乏所致佝偻病的表现;某些微量元素如锌、铁缺乏症和遗传代谢性疾病等也会表现为头发稀疏。因此,如果宝宝1岁左右头发稀疏的情况仍无明显改善,应及时做微量元素检测和其他相关检查,以便对症治疗。
速看
母乳喂养的宝妈喂奶时会有几次奶阵?换边喂吗?
我那时喂母乳的时候,就一次奶阵,当时母乳也不够宝宝吃,可能奶阵少,母乳也比较少吧,所以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而且喂奶的时候两边要换着喂。
速看
宝宝嘴唇上鼻子下方有时会发青…有时很明显~
宝妈,没事的,宝宝现在还小,他以前出生的时候的青色还没有去完的,你要等等的,慢慢的以后就会下去的。很多宝宝都是会这里青那里青的,没关系的。
速看
宝宝出生感染单纯疱疹,2个月可以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
孩子如果是感染疱疹病毒那是需要积极治疗的,目前是不能注射你说的预防针的,是需要结合疱疹病毒抗体进行复查的,以及结合症状进行排除是否目前存在感染的。病情恢复后是可以接种的,所以暂时是建议延迟接种的,是需要先进行观察的,对于疱疹病毒感染那也是需要结合肝功能检查明确是否存在有异常的
速看
我家宝宝4个月大,但一个头顶都是像头屑一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是属于湿疹的情况,一般是与湿热的体质有关。指导意见建议外用尤卓尔乳膏等对症治疗,避免刺激。平时孩子不能带的过热。
速看
儿童脱发的原因是什么
脱发原因很可能是因为营养不良,特别是6岁的孩子很容易挑食,这导致体内钙元素摄取不足,从而导致脱发,还有就是积极选择大型医院尽快去医院看诊,找到病因后对症治疗是关键,多吃蔬菜水果比如西红柿黑芝麻。掉头发有可能是缺钙,或者是缺锌,缺少微量元素导致的。注意积极补充营养,需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生活注意规律,避免过度劳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