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视眼是由于眼轴较短,在不使用调节状态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折后主焦点落于视网膜之后。而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图像。
为此,远视眼经常需要运用调节来加强眼的屈光力,使进入眼球的光线能集合在视网膜上并成为清晰的物像。光性远视:指由于眼屈光系统的屈光力减弱而导致远视眼。
根据导致屈光力减弱的原因,又可以分为两类:率性远视:眼球任何屈光面的弯曲度变小所导致的远视眼。如扁平角膜,晶体表面弯曲度小等。
性远视眼:指眼的屈光力正常,但是眼轴较正常眼短而产生的远视眼,这是造成远视眼最常见的原因。新生儿眼轴长度平均18mm,属于生理性远视,随着生长发育眼轴日渐加长,直至变为正视眼,这个过程称为眼的“正视化。
若眼轴发育在某一阶段停止,正视化不充分则形成轴性远视。数性远视,由眼的总屈光指数或部分屈光指数低于正常所引起的远视,如角膜、晶体、房水屈光指数降低或玻璃体屈光指数升高。
临床关于远视的分度临床上把3D以下的远视眼称为轻度远视;3D~6D的远视称为中度远视;6D以上者称为高度远视。轻度远视患者大都为青少年,具有代偿性调节功能,其远、近视力都正常,并能看清任何距离的物体,这种远视眼称为隐性远视。
中度远视或年龄较大的患者,其调节力较差,不能完全代偿,其代偿的剩余部分称为显性远视。隐性和显性远视合称为全远视。
目前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先天发育以及遗传因素相关。远视是指平行光线进入眼部屈光系统后成像焦点位于视网膜之后,病人主观感觉视远视力下降,视近视力更差,这种情况需要正镜矫正,因为孩子如果有远视,眼底得不到清晰视觉刺激,容易因为离焦与形觉剥夺而发生弱视,这需要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