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 帕金森病的治疗及后遗症
帕金森病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最基本的治疗手段.药物治疗机制是纠正帕金森病生化代谢改变,即多巴胺能功能低下,乙酰胆碱能功能相对亢进.主要有以下几类药物1,抗胆碱能药物安坦.有青光眼者禁用.2,多巴胺替代疗法左旋多巴3,脑外多巴脱羧酶抑制剂苄丝肼和卡比多巴.美多巴和息宁是目前最常用的合剂,前者为左旋多巴与苄丝肼合剂,起效快,效果强,持续时间短;息宁为左旋多巴与卡比多巴合剂,效果较美多巴弱,但作用时间长.4,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溴隐亭,协良行,泰舒达5,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丙炔苯丙胺.指导意见帕金森病脑细胞移植术和基因治疗已在动物实验上取得很大成功,但最近临床研究显示,胚胎脑移植只能轻微改善60岁以下病人的症状,并且50%的病人在手术后出现不随意运动的副作用,因此,目前此手术还不宜普遍采用.基因治疗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2,毁损术毁损术(如采用微电极记录技术对靶点进行定位,也通常俗称为“细胞刀”)是用电烧灼法破坏脑内功能异常兴奋核团,主要是苍白球和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效果已被公认,但毁损术是一种破坏性手术,部分病人远期效果不尽人意,并且约4%病人出现脑出血,靶点偏差等并发症,严重者出现偏瘫,昏迷,甚至危及生命.毁损术一般只能进行一侧,也就是控制一侧肢体症状.但是临床上90%的帕金森病病人存在双侧肢体症状和头面部症状.对这些病人只有进行双侧手术才能达到理想治疗效果.毁损术不易双侧大脑同时手术,分期双侧手术并发症也较高,达30%,术后大多数病人出现讲话声音降低,吞咽缓慢,流口水,乏力等症状,目前国外已很少施行这种手术.因此毁损术存在明显不足之处,双侧毁损术更不易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