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首页
>
消化内科
>
消化内科
问
患者提问
胃肠道功能紊乱能运动吗
提问时间:2020-03-05 03:03
答
医生回答
韩晓
主治医师
三甲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消化内科
考虑肠易激综合症的可能,建议你调节肠道微生物的功能能,吃金双歧杆菌三联菌,一般效果还好的,
相关问答
热门
胃不适。反胃,吐水
反胃患者,在物物之后,经久始作吐,因食物倒胃中,再由胃中翻出,故名翻胃。赵氏医员说:"翻胃者,饮食倍常,尽人于胃矣,但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或一至二小时而吐,或积至一日一夜,腹中胀闷,不可忍而吐,原物酸臭不化,此已人胃而翻出,男女老少皆有之。"此症属慢性胃炎,经久之后,会使胃部扩张,即西医所称的胃扩张。胃扩张是食后胃部扩张,胃弛缓与胃下垂皆因之而起,若多吃米饭或适当运动可以调整胃部不适,并可改善体质。此症的特征是腹部有饱满感,有时有腹痛,下痢现象。
速看
肝硬化和高血糖怎么办
你好!肝硬化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具体表现为肝细胞弥漫。目前只有对症止血和营养支持护肝药物处理.,有门脉高压可以考虑手术,你好!低蛋白症,需要大量补充白蛋白。
速看
胰腺炎检查是做CT好还是B超好
上腹部的疼痛多属消化系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等,病毒性肝炎也可引起上腹部的隐痛不适症状。
速看
小孩三岁了,前一年去海口检查医生说是,先天性斜颈,说不能治疗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你好,先天性斜颈,指出生后即发现颈部向一侧倾斜的畸形,其中因肌肉病变所致者,称之为肌源性斜颈;因骨骼发育畸形所致者,称之为骨源性斜颈。治疗 1.非手术疗法(1)适应证:主要用于出生至半周岁的婴儿,对2岁以内的轻型患者亦可酌情选用(2)具体方法:视患儿年龄不同可酌情采用下列方法。手法按摩 ②徒手牵引:于生后半月左右开始,利用喂奶前时间,由母亲使患儿平卧于膝上,并用一手拇指轻轻按摩患部,数秒钟后再用另手将婴儿头颈向患侧旋动,以达到对挛缩的胸锁乳突肌具有牵引作用的目的。如此每天5或6次,每次持续0.5~1min。轻症患儿多可在3~4个月以内见效 ③其他:包括局部热敷,睡眠时使婴儿头颈尽量向患侧旋转,以及给予挛缩的胸锁乳突肌以牵拉力等。因患儿刚刚出生不久,所以各种操作均需小心、细心与耐心,切勿因操之过急而引起误伤。
速看
2个月宝宝打喷嚏有鼻涕偶尔有咳嗽怎么办
你好,根据你的情况,这个打喷嚏有可能是着凉感冒导致的,暂时注意观察就可以。建议,对于这种情况,体温37.7度应该有点发烧,这个可以给宝宝擦拭腋窝跟四肢,有助于降温,不超过38.5度,一般不建议使用退烧药。
速看
孩子与我不亲怎么办?那没关系,小孩子的发育成长是由个体差异的
周末的时间你常带孩子出去玩玩。让他认识外面的世界,毕竟老人带孩子范围小。反正我家宝宝一岁半,前一段我加班比较多,他就不跟我,但是后来我周末都带他出去玩几次,他感觉有新鲜感,所以每当周末我在家里,他奶奶是带不走的。孩子小,谁能让他玩的高兴,他就会跟谁亲,我是这样认为的。
速看
食管炎,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
食管炎的中医治疗 反流性食道炎是因食道与胃连接部防反流机构障碍而引起的胃或肠内容物反流入食道,从而引起食管炎症的蹭.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情志不畅,饮食失调,劳累过度而发病. 中医对于反流性食道炎通常采孺证施治的方法,根据中医理论将反流性食道炎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情志不畅型症见胸骨后痛或烧灼,每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胃脘及胁胀痛,反酸,食欲不振等.治疗采取疏肝理气,和胃降逆的方法,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6克,白芍15克,乌贼骨15克,郁金,元胡,制香附,苏梗,半夏,枳壳各10克,甘草5克. 肝郁化热型症见胸骨后痛或烧灼样疼痛,反酸嗳气,性情急躁易怒,头面燥热,口干口苦,多饮,大便干结,舌红.可采用疏肝清热,和胃降逆治法,方选丹栀逍遥散加减:丹皮,栀子,大黄,花粉,白芍各10克,柴胡6克,生地瓜蒌各20克,石决明30克,竹茹12克. 脾虚气滞型症见剑突下或胸骨后隐隐烧灼,胃脘胀满,食欲减退,反酸或泛吐清水,大便不调等.治疗采用健脾理气,温胃降逆的丁香柿蒂散加减:丁香3克,柿蒂20克,白术,元胡,生姜各10克,党参,茯苓,苏梗各15克,半夏12克. 气虚血瘀型症见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形体消瘦,舌淡暗,舌边有瘀点.以益气养阴,化瘀散结为治法,方选启隔散加减:丹参,茯苓,太子参各20克,浙贝母15克,荷叶,蒂各15克,当归,郁金各12克,三七粉3克,桃仁10克,元胡10克. 脾虚胃热型症见剑突下灼热,胃脘隐痛胀闷,纳呆,反酸,欲吐清水,嗳气等.以健脾益气,清胃降逆为治法,方央夏泻心汤加减:党参,半夏,黄芩,元胡,大枣各10克,干姜,黄连,炙甘草各5克,乌贼骨20克,茯苓15克. 反流性食道炎患者餐后应尽量保持直立位或躯干直立,还应注意减轻腹压,避免剧烈的活动,不要穿紧身衣和束腰带.睡前少进热茶或饮料,戒烟,平时限制酒和酸性刺激性食物及糖,巧克力,咖啡等食品. 对于较严重的反流性食道炎,可以配合西药进行治疗,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总之,调情志,适寒温,配合适当的治疗,就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慢性胃炎的药膳疗法 药膳是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采用天然药物与日常食物,尤其是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按一定配伍规则合理配制,烹制成即美味可口,又有一定疗效和养生作用的特殊膳食.其药性,食性兼而取之,二者相辅相成地发挥着药物和食物综合作用,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上多有食欲不振,纳少等消化不良症状,且本病反复发作,长期服药又极易败伤胃气,因而施用药膳治疗本病尤为适宜,不仅可以祛病疗疾,而且可收淡食以养胃之功,一举两得.慢性浅表性胃炎常用药膳疗法有如下几种(1)白术猪肚粥 主要成分白术30g,猪肚1只,粳米60g,生姜少许. 煎服法将猪肚洗净切成小片,同白术,生姜加水1000ml,煎煮取汁约600ml,再加粳米同煮成粥,早晚2次分服. 适应症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之脾胃虚弱的食欲不振.脘腹作胀,大便滞下等症.(2)豆劳馒头 主要成分白豆蔻15g,面粉1000g,酵母50g. 烹制将白豆蔻研为细末,待面粉发酵后,一起加入制成馒头. 适应症脾胃气滞的脘腹胀痛,食欲不振或胃脘冷痛,恶心呕吐等.(3)曲末粥 主要成分神曲10~15g,粳米30~60g. 煎服法先将神曲捣碎,加水2000ml取汁,煎至1000ml取汁,再加入粳米煮成稀粥,分早晚2次温服. 适应症脾胃虚弱的,食欲不振,食积难消,嗳腐吞酸,脘闷腹胀等症.(4)陈皮鸡 主要成分陈皮20g,香附15g,鸡肉60g,葱白10茎,生姜6g,调味品适量. 烹制①择嫩公鸡肉洗净,切虚备用.②将陈皮洗净,醋炒香附,放入砂锅中煎取药汁200ml,将生姜切如米粒状,葱白切碎.③将鸡肉先用热油锅炒.兑入药汁,加适量清水;先以火煮沸,再以文火焖至药汁干涸,放姜粒,葱白,料酒,味精,酱油,炒拌而成,以佛手酒50ml送服,日一次连吃3―5日. 适应症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之脾胃虚弱,脾胃不和,肠胃气滞证,症见脘胁胀痛,食少不化嗳气,恶心,舌苔白腻.(5)甘松粥 主要成分甘松5g,粳米50g. 煎服法先煎甘松取汁,另将粳米煮成稀粥后,入甘松汁,稍煮一二,沸即可,分早晚二次空腹服. 适应症适用于气闷胸痛,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胃寒呃逆,呕吐诸症.(6)玉竹粥 主要成分鲜玉竹30―60g,粳米60g,冰糖少许. 煎服法先将鲜玉竹洗净,除去根须,切碎,加水1000ml,煎取浓汁约500ml,再加粳米煮为稀粥,和少许冰糖即可,每日分3―4次分服. 适应症适用于胃火炽盛或阴虚内热消谷善饥之胃炎患者.(7)石斛花生 主要成分鲜石斛30g,花生仁50g. 烹制先用石斛煎水,再加入花生同煮,至花生熟,水焖干为度,平时嚼服花生. 适应症胃阴不足的胃脘灼痛,食欲不振,大便秘结.(8)玉竹焖鸭 主要成分玉竹50g,沙参50g,老鸭1只,生姜,大葱,味精,食盐等调味品各适量. 烹制①将老鸭宰杀后,除去毛和内脏,洗净,放砂锅内;将沙参,玉竹放入,加清水适量.②先以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焖煮1小时以上,至鸭肉扒烂为止.③去药渣,放入调味品,再烧汤.④温服,吃肉喝汤及佐餐食物. 适应症慢性胃炎之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口干咽燥,大便秘结等.(9)椒面饼 主要成分蜀椒6g,白面粉60g,葱白茎. 烹制①将蜀椒去闭口者,去椒目,焙干研末,与面粉拌和,加水揉成旋状.②将水烧沸,下椒面饼,煮熟后,放入葱白,并加味精,香油,精盐等调味.吃面饼喝汤. 适应症适用于寒凝气滞之胃脘冷痛,胀闷不舒,食欲不振等症.
速看
老人一直打嗝怎么回事
你好,根据你描述的情况,打嗝应该是膈肌收缩的现象。建议去医院做一下检查,看看能不能改善,服用调理神经的药物应该也能够得到改善。以上是对“老人一直打嗝怎么回事”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速看
五个月母乳喂养宝宝腹泻,吃妈咪爱应该吃多少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拉肚子要坚持用药到好为止,妈咪爱用量:每次半袋一天23次+斯密达蒙托石粉每次半袋,每天23次,大概有35天时间,宝宝就会好起来。
速看
脸色发黄请问是什么原因
脸色发黄的原因很多,主要分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生理性的脸色发黄由于营养不良、睡眠不足、贫血等,摄入的能量不足也会引起形体消瘦、脸色发黄,病理性的脸色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黄疸,主要由肝炎、肝硬化、肝癌、胆石症、胰腺癌或壶腹周围癌等引起的胆红素排泄障碍,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的积蓄引起脸色发黄,应及时去医院进一步诊治。平常还要注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