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 中耳炎滴药水可以吗
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部份或粘膜的发炎病变.中耳腔由咽鼓管与鼻咽相通,上呼吸道疾病,如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等;或急性传染病,如伤寒,麻疹,白喉,水痘,百日咳等,会因病情蔓延而引发急性中耳炎.外伤性的耳鼓膜破损,擤鼻不当,鼻骨骨折后感染,跳水姿势不正确,鼻腔栓塞物滞留时间过长,鼻咽部新生物,腺样体肥大等症状也会引发中耳炎.儿童的咽鼓管较短直,管腔也较宽,因此容易感染上呼吸道疾病,全身症状明显,常常掩盖了耳部疾病,因误诊而导致延误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如不及时治疗,会变成慢性中耳炎,引发多种并发症.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因主要是链球菌,葡萄球菌或肺炎双球菌感染.指导意见患者应该卧床静养,服用止痛药,用5%的酚甘油滴耳,每日34次,每次58滴即可.为增强止痛效果,酚甘油内可加入少量地卡因溶液.耳部热敷或冷敷,服用磺胺或注射青霉素.但耳鼓膜未穿孔或排脓不畅时,病情不会好转,这时要做鼓膜切开手术,可用无菌脱脂棉条置入耳内引流脓液,并不断更换棉条,效果很好;或每日用3%的硼酸溶液,4%的硼酸酒精,1/1000的雷瓦诺尔溶液灌洗耳内,每日34次,还可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滴耳,用于清除耳内脓液.滴耳药水有10%的黄连溶液,0.10.5%的黄连素药水,1030%的磺胺醋酚钠溶液等,选择其中的一种每日滴耳34次,每次56滴,滴入后,用手指压压耳道口.流脓停止后听力仍然很差的患者,要定期作耳吹张和耳道空气按摩,用以消除中耳黏连.治疗中耳炎的同时,可用1%的麻黄素药水或10%的弱蛋白银溶液滴鼻腔,每日34次,一侧鼻腔每次56滴,以使回鼓管畅通并消毒是必要的治疗措施.慢性中耳炎应当积极地给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