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建议以病痛局部或敏感反应点作为进行针灸治疗的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灵枢·经筋》说“以痛为输,即根据痛的部位来定位。
这种取穴法是穴位发展的最初阶段,是穴位的起源。从按压敏感这一特点来说,取用经穴和奇穴时都应加以注意。有时按压到敏感的地方,既不是经穴,又不是奇穴,即可称之为阿是穴。
阿是穴这一名称,是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开始提出来的,其云“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果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这是指用按压撮捏手段检查时如发现敏感反应(轻快或疼痛)处,便可定作针灸穴位。
它既无具体的穴名,又无固定的位置,临床多用于疼痛性病证。阿是穴在疾病诊断上也有一定参考价值,如在足三里下1~2寸间有明显压痛,结合临床右下腹部疼痛等体征,有助于阑尾炎的诊断。
也就是说,阿是穴是不固定的,但可以治疗疾病,因此有“疼痛取阿是”之说。此外,人体十四条经脉是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名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督脉经、任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