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UT%(参考值5070.指导意见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成人低于2.0×109/L者,儿童低于1.5×109/L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如粒细胞严重减少,低于0.5×109/L者,称为粒细胞缺乏。
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可分为中性粒细胞生成缺陷,中性粒细胞在血液或组织中破坏或消耗过多,以及中性粒细胞分布异常。中性粒细胞生成减少的原因有1.细胞毒药物、苯等化学毒物和辐射2.偶尔引起粒细胞减少的药物如止痛剂、镇静剂、抗甲状腺药、磺胺药等。
3.各种自身免疫疾病通过免疫介导引起。4.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及原虫感染。5.白血病、骨髓瘤及转移瘤细胞骨髓浸润,影响正常造血干细胞增生。
6.某些先天性遗传性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在血液或组织中破坏或消耗过多原因有1)免疫因素如自身免疫性疾病,2)严重细菌感染,脾亢等因素。
中性粒细胞分布异常如粒细胞转移至边缘池或粒细胞滞留于肺、脾等。有时,粒细胞减少的发病机制是以上因素综合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