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以及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特征的一种最常见的精神玻多起病于青壮年,一般无意识障碍及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
(一)特征性精神症状。1.联想障碍:思维松弛(思维散漫)、破裂性思维、逻辑倒错性思维、思维中断、思维涌现(强制性思维)或思维内容贫乏及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2.情感障碍:情感淡漠、迟钝、情感不协调(不恰当)及情感倒错或自笑(痴笑)。3.意志活动减退:少动、孤僻、被动、退缩;
社会适应能力差与社会功能下降;行为离奇,内向性;意向倒错等。4.其他常见症状:妄想:特点多为不系统、泛化、荒谬离奇;
原发性妄想(妄想知觉);幻觉,以言语性幻听多见,评论性、命令性幻听,其他精神自动症等一级症状及紧张症症候群等。(二)常见临床类型。
1.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又称妄想型,是世界上大部分地区最常见的精神分裂型症类型。在我国约占住院及流行学群体调查病人的50%以上。
一般起病较缓慢,起病年龄较青春型及紧张型晚。其临床表现相对稳定,常以偏执性的妄想为主,往往伴有幻觉。而情感、意志和言语障碍及紧张症状不突出,或情感迟钝、意志缺乏等阴性症状虽也常见,但不构成主要临床相。
自发缓解者少,治疗效果较好。2.青春型精神分型症。较常见。此型多始发于15至25岁之间的青春期,起病较急,病情发展较快。
主要症状是思维内容离奇,难以令人理解,思维破裂。情感改变突出,喜乐无常,表情做作,傻笑、不协调。行为幼稚、愚蠢、作鬼脸,常有兴奋冲动行为及本能意向亢进。
幻觉妄想片断零乱,精神症状丰富易变。预后较差,部分病人阴性症状发展迅速。3.紧张型精神分裂症。国外发达国家资料及我国资料均说明本类型已大为减少,原因未明。
一般起病急,多在青壮年期发玻主要临床相为病人言语运动受抑制,表现为木僵状态或亚木僵状态,紧张性木僵可与短暂的紧张性兴奋交替出现,主要症状有言语缄默,紧张性木僵、违拗、蜡样屈曲、倔强症、被动服从和持续言语、紧张性兴奋表现为突发而短暂性剧烈的兴奋发作,无目的地砸破东西。
本型可有自发缓解,治疗效果较其他型好。4.单纯型精神分裂症。较少见,本型青少年起病,发病缓慢,持续进行,病情自发缓解者少,早期可出现类神经衰弱症状,但自知力差,不主动就医。
主要临床表现为日益加重的孤僻、被动、生活懒散、兴趣丧失、情感淡漠及行为古怪。由于妄想和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不明显,往往不易早期发现,是难于确定诊断的一个类型。
在治疗上较困难,对抗精神病药不敏感,放预后最差。5.未定型精神分裂症。6.精神分裂症后抑郁。7.残留型精神分裂症。
8.衰退型精神分裂症。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精神药物治疗为关键性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及改善社会心理环境,改善病人的心境也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是在病人病情好转时与药物治疗相结合进行。
一、药物治疗。(-)急性期治疗:1.氯丙嗪。2.奋乃静。3.三氟拉嗪。4.氟奋乃静。5.氟哌啶醇。6.氯氮平。7.舒必利。
8.五氟利多。(二)慢性期或长期维持治疗。1.询问病人发病前后可能存在的紧张事件,并将这些事件与病人的发病情况联系起来;
2.在其中找出2~3个对病人影响最明显的事件;3.提出避免或应付这几种紧张事件的策略,并付诸实施;4.提高他们对潜在紧张事件的预见能力。
家庭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一是解决当前存在于家庭中的矛盾冲突,二是减少其它社会性紧张因素。但单纯的危机干预研究较少,已有的研究显示危机干预模式结合其它家庭服务是对严重精神障碍治疗的可接受的方式。
(三)休克治疗。紧张型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伴有明显抑郁症状者及某些精神分裂症病人经多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而疗效不佳者可选择电休克治疗,或胰岛素休克治疗或低血糖治疗。
对于患者家属而言,应该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信医不信巫。在偏僻落后地区还有人对精神病这种现象疑神弄鬼,结果加重了病情,耽误了治玻世界上无神无鬼,只不过是病人失去了理智,只有用药才能治病;
二是谨慎选择治疗方法和就医单位,很多患者家属治病心切,到处求医问药,结果倾家荡产也没治好病,做为家属来说应该冷静地分析比较一下治疗情况,甚至适当地掌握一点医学知识,这有利于患者得到更合理的治疗;
三是对待患者要有耐心,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尤其是在患者犯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急躁,不能以正常人的思维去判断是非曲直,更不能对患者丧失信心,放弃治疗。
事实上许多患者正是由于家属的关爱和不懈努力,使他们获得了新生。因此,所有生活在痛苦与绝望之中的患者家属应该记住一句话:你们的耐心、恒心和信心最关键!家人可以鼓励病者按照医生的吩咐服食药物。
很多时病人认为他们不再需要药物,尤其当他们感到病情好转。但其实按时食药或打针都是重要的。家人可以在这方面担当一个重要的角色,鼓励病者。
当病者的病情好转时,往往便不觉得药物的重要性。其实如果停止药物,病情迟早会复发。有时,药物会产生副作用,这时就应该和医生商量。
鼓励亲人继续服药精神分裂症病人可能对压力或转变非常敏感。家人可以帮助病人减少有压力的事故,或帮助病人去适应压力。
压力可以是来自日常生活的突变,例如:搬迁或一个家人搬离家庭。如果这些事情是无可避免,应预早通知病者。清楚地解释情况,让有关问题得以解决。
尽量令转变来得愈慢愈好。如果病人对琐碎事情也变得紧张或忧虑,则鼓励他松弛下来。要耐心对待他,尝试把情况平静下来。
无须令自己过份关心或烦恼。平静及松弛才最能帮助病人有时病人会变得烦闷和忧伤,这通常是很难处理的。尝试同情他及支持他。
不要怪责他,因不是他的错误。尝试正面地去鼓励他,使他可以建立自信。这些都是令人疲乏而需时的工作,可幸,忧伤通常都是短暂的。
与一个精神分裂症的人一起生活可以很困难的。他们的行为可能很古怪。他们可能从早到晚都在床上,或者用好几个小时才把事情办好。
他们又似乎不大理会自己或他人。当病人表现得懒惰或不合作时,很容易令自己变得恼怒或不耐烦,但这样对病人并没有帮助。
尝试鼓励病人积极一些,但只期望少许的进步。要有耐心,及鼓励循序的改变。当他做了一些你不赞成的事,不要批评或责罚病者,这是反面的。
鼓励病人去尝试和赞赏他的努力,才是正面的。尝试去赞赏及鼓励,避免批评或争论你或许会觉得很忧虑。你或会时常怀疑跟会发生甚么事情,又可以怎样去应付呢?
最佳的做法就是不要有太多时间和他在一起。不要太啰嗦或太呵护。重要的是他需要鼓励去过独立的生活,及对自己有信心。鼓励患者慢慢达到独立及自信你或会自己变得焦虑或情绪低落。
尝试放松自己,跟别人倾谈你的感受是有帮助的。继续保持自己的兴趣及嗜好。你需要有自己的时间,把你的挂心放开。过份的忧虑和关心会使事情更坏。
如果有危机发生,不要内疚或自责,你是不以可以预知所有事情的。尝试用最冷静的态度去处理发生的事。不要有过大的反应,要放松。
有时事情是没有绝对的答案的,但可从经验中学习。给自己一些时间会帮助到每一个人解决家庭中的问题与精神分裂症的病人生活能在家中引起紧张。
也会增加其它问题的严重性。有时,让全家人一起倾谈会有帮助。把问题说得清楚,让每一个人发表他个人的意见及感受。聆听别人,却不要批评或争论。
尝试去寻找问题不同的解决办法。一致通过最佳的意见及执行方法。这是处理问题的正面方法,也避免花费时间反面地争论